二连市委宣传部 二连市文明办 主办
2022年第三季度“内蒙古好人”初步候选人事迹展示
发表时间:2022-09-27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
 

  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和评委会综合审议,拟确定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莎木佳村卫生院退休职工于美珍等18例为2022年第三季度“内蒙古好人”初步候选人,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从2022年9月14日起至9月20日止。公示期间,各单位和个人对上述人选在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等方面如有意见,均可来电、来信向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指导处反映。个人反映请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单位请加盖公章,信件有效日期以邮戳为准。电话:0471-4811633。电子邮箱:mnghrb@163.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如意开发区敕勒川大街1号,邮政编码:010040。

  助人为乐 

于美珍:退休老党员用一生在扶弱助困 耄耋之年依然连续7年义务打扫村委会公厕 

 

  于美珍,女,1938年4月出生,沙尔沁镇莎木佳村卫生院退休职工。年轻时,她是卫生院接生婆,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本村及周边村30-60岁的人大部分是她接生的,数以千计,很受村民的尊重;晚年,两个儿子相继离世,她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别人家的孩子,用自已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孩子;古稀之年依然能够热情的帮助贫困老人;耄耋之年,连续7年义务打扫村委会公厕。198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990年荣获包头市妇联“包头市现役军人好母亲”称号;1993年11月荣获包头市郊区“两率”调查领导小组“孕产调查先进个人”称号。

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接生婆

  于美珍,1938年出生在沙尔沁镇的一个贫苦家庭里,经过自身的努力,1961年6月参加东园卫生院工作,直至1993年11月退休。她热爱妇产事业,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产妇嘘寒问暖、关心备至,一直倍受产妇以及家属的爱戴和尊重。从事接生工作的三十多年里,从她手中接生的新生婴儿数以千计,本村及周边村30-60岁的人大部分都是由她接生来到这个世界的,大家碰到她后都要尊敬地道一声:于阿姨好。

  伟大的母亲把爱奉献给了贫困的孩子 

  年轻时于美珍老人生活倍受煎熬,在艰苦年代她承担起了生活的重任,担负起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职责,晚年她的两个儿子相继因为意外车祸和疾病离世,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和老伴一度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面对困顿,于美珍就像渺小却坚毅的小草,总是迎风微笑,她失去了两个孩子,却拥抱了更多孩子。无论是温金丽从高中到大学6年时间,还是杨帆上大学3年期间,都是于美珍老人掏出自己的工资资助他们上学,老人说:“我真心希望孩子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坎坷”,现在她们都有了自己的工作,想到最感谢的人无疑是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于妈妈”。

  于美珍的老邻居陈锁柱,今年62岁,患有重症疾病,不能干任何体力活,没有经济收入来源,于美珍数十年如一日的把他当自己的儿子对待,经常性地给他买药,可口的饭菜总要先给陈锁柱端过去,逢年过节,就让陈锁柱来她家一起过。村里有人说:“您都这么大岁数,照顾他太不方便了”,于美珍说:“孩子真可怜,谁家没有孩子,我有退休工资,我能行动一天,我就照顾他一天”,这朴实无华的话语,感动了无数人。

  耄耋之年默默帮助困难老人 

  于美珍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60年,每次支部组织党员学习开会,她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开完会后主动打扫党员活动室,她说:“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2021年沙尔沁镇莎木佳村为于美珍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老人手捧纪念章,视若珍宝,她激动地说:“这是国家对我这一辈子的肯定,我一定会继续发挥余热,不辜负党和人民”。

  2012年春节于美珍拿着党员慰问金走出村委会门口时,看见孤寡老人张交其呆呆地站在村委会大门外,她二话没说直接把慰问金递给张交其让他准备年货,张交其眼眶湿润,没说出一句话,深深地鞠了一躬,从此以后每年春节于美珍的慰问金都会雷打不动的送到张交其手上。

  2015年村党支部开展党员联系帮扶贫困户活动,她主动提出帮扶患有重病的村民杨和义,迈着年迈的步伐、顶着苍白的头发隔三差五看望杨和义,每次去都要买上营养品和水果,并且利用自己掌握的医疗知识,给杨和义按摩,天冷了,她给杨和义买马甲、毛袜送到家里,就这样一直坚持到2021年杨和义病发去世。出殡那天,她满含热泪的参加了葬礼,并给了家属300元,她对家属说:“虽然和义没了,今后我还会经常来看望你们的,你们一定要坚强的生活下去”。

  现如今已经84岁高龄的于美珍同志,性格格外开朗,连续7年义务打扫村委会院内的公共厕所,不论刮风下雨,没有间断过一天。有的人对她说:“这么大年纪了,少干点吧,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她却说:“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我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奉献力量,有一天算一天。”

  在岗三十余载,没有丰功伟绩,只是默默奉献;面对逆境挫折,没有抱怨黑暗,而是提灯前行;看见苦难人事,没有弃于不顾,而是助人水火,她就是这人世间的平民英雄。

张海清:60岁老人六年捐赠自已种植的树苗和花苗十几万株 以微薄之力让家乡披上绿装 

 

  张海清,男,1959年4月出生,锡林造特市锡林大街东胜社区居民。60岁老人六年捐赠自已种植的树苗和花苗十几万株,以微薄之力让家乡披上绿装。

  无私捐赠树苗和花苗 

  他每年会自己种植树苗和花苗,2017年-2020年4年捐赠植物园万寿菊小丽花等花苗10万余株;2020年6月,向他又向28所学校、6所幼儿园捐赠花苗20000余株;2020年4月,为锡林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捐赠花苗1000余株。由于疫情原因学校不能按时开学,但是两位老人希望老师和孩子们开学后走进校园,看到满校园鲜花的那一刻,不要受到疫情影向,能够释放压力,阳光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地去学习。2021年4月21日,张海清又将精心培育4年的树苗,全部通过政府捐赠锡林浩特市植物园。

  做扫帚赠扫帚 

  两位老人冬天不是很忙的时候,就抽空做扫帚。2016年6月18日,为锡盟儿童福利院捐赠大扫帚15把。2018年11月向环卫捐赠大扫帚20把。2019年11月,为锡林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捐赠大扫帚15把。2021年6月18日,为锡林郭勒盟社会福利院捐赠大扫帚15把。

  播种绿色,收获希望。

  在他的园子里,种植了杨树、柳树、榆树、山核桃树苗。在这片几百平方米的空地上,栽种了两千多棵树苗,这些树苗粗细不一,细的直径两三厘米,粗的直径约六七厘米。园子里种植的杨树苗有1400多棵、柳树苗1000棵、榆树苗70多棵、山核桃树苗30多棵,共2500余棵树苗,经过四年的精心培育,今年树苗到了出土的时候,全部捐赠于园林建设。

  所种的树苗虽然己全部捐赠,但是老人的这份爱心公益并没有就此终止。张海清在收抬菜园,抛草根时用力过猛不小心将胳膊肌肉筋撕裂拉伤,长年干体力活患有腰椎病,妻子胆结石手术,身体不能过于劳累,种植花苗不像种植蔬菜、树苗一样是一件很费时、费力的事情,今年由于身体原因没有继续捐赠花苗,老两口觉着非常遗憾!但是老两口并没有放弃,继续做公益事项的这份决心,去年冬天又在老家克旗购买的杏核、山核桃种子,冬天将树种子埋在土里冬眠,等到来年春天发芽出土移栽到暖棚里,等待小苗成长到15一20公分以后再移栽到大地,开始施肥,浇水,定期呵护树苗的成长过程,等到明年春天植树造林的黄金时期,捐赠于美丽的锡林湖,让锡林湖的湖畔再增加一抹绿色。

  热心助人显担当 

  2021年以来,雨季频繁,他们所居住的平房区没到下雨季节道路泥泞,出行艰难,有一天大雨,邻居家无人,雨水倒灌到邻居家中,他二话不说,拿出自家的水泵配合社区冒着雨共同为邻居家抽水一直到夜间十点,他说:“远亲不如近邻,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我愿意为大家尽我自己绵薄之力。”

  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良好风尚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信心和底气,还有千千万个像张海清一样的“活雷锋”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无限美好。

  不忘初心 

  当被问及捐赠的初衷时,他言辞恳切地说:“只要能让孩子们在一个有益身心发展的环境中长身体、增才智,这些事情不算啥,只要学校需要,我还会尽力的。”朴实的话语透出对孩子们发展的殷切关心之情。他说:“支持我一直做这些事的不是别的什么,只是因为心中有爱,爱其实是一盏灯,一经点燃,就会照亮周围所有的人,给他人带来生活的希望。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下去。今后我将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做下去,与众多的爱的星光融汇在一起,构筑起一个明亮的爱的天空。”

李亚男:15年志愿服务近万小时 扶贫助困 组织抗疫 传递着人间的温暖 

 

  李亚男,女,中共党员,内蒙古电力物资供应公司企业分会协理员,内蒙古巾帼志愿服务协会秘书长。自2007年以来,李亚男以雷锋为榜样,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近万小时,长期一对一帮扶困难学生,疫情期间组织积极组抗疫,用责任和担当传递着人间的温暖。在建党100周年时被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评为“学雷锋”优秀志愿者、“最美蒙电人”。

  资助困难学生 热心参与公益活动 

  2007年,李亚男加入“雷锋车队”,开启了她的公益之旅。乌兰察布市厂汉营小学的小馨(化名),爸爸患精神疾病,没有劳动能力,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她,小馨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爷爷奶奶年纪较大没有经济收入,全家人靠政府救助。了解情况的李亚男从2017年开始便对她进行帮扶,每年都要去学校、去家里看望,送去助学金的同时给小馨的家里和学校送去生活物资、学习用品,帮小馨打理个人卫生,像对待自己女儿一样照顾她。“对我来说,公益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很自然的,很快乐的。与他们经历的不幸相比,我能做的微不足道,我把他们当做家人,给予他们的不是可怜、同情与施舍,而是在陪伴下的共同成长!”李亚男说。

  与贫困儿童接触,让李亚男触动特别大,于是乌兰夫学校的小佳(化名)成为了她资助的第二个贫困学生。不仅如此,15年间,李亚男多次赴乌兰察布市宏盘乡中心校、厂汉营中心校、乌兰夫学校看望那里的留守儿童,每年冬天为呼和浩特市的环卫工人送去热腾腾的腊八粥,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和一对一帮扶,为托克托县11岁溺水深度昏迷的女孩组织捐款,小区的很多邻居都免费品尝过她购买的武川农民滞销的爱心土豆等农产品。

  积极参加抗疫 组织志愿者共同参与 

  今年二月的呼和浩特新冠疫情,牵动了许多爱心人士的心,其中也包括李亚男。刚刚加入内蒙古巾帼志愿服务协会的李亚男,立刻在协会组织下投入到抗击疫情志愿服务中。她第一时间起草了内蒙古巾帼志愿服务协会招募志愿者倡议书,半天时间招募到69位志愿者,在抗疫一线一干就是十八天。在这十八天中,她一个人招募志愿者、每天联络社区接收任务,为志愿者岗前培训、分组、排班,协调物资调配、对接捐赠单位和个人,每天清晨出门,日落回家。志愿者的个人防护是她最牵挂的事,在每个检测点,志愿者出发前她都要亲自给穿防护装备,像送战友上战场一样,在防护服上写下他们的名字,志愿者换岗休息,她一定要帮忙脱防护服,再递上一杯热乎乎的奶茶,志愿者都说:“李老师在我们这个点,我们回来,暖手也暖心。”

  疫情期间,协会共组织1000多名志愿者先后为10个社区、42个核酸检测点提供支援,每天为10余万人次提供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组织接收捐赠物资16批次,为服务的社区配送防疫物资、生活物资两万余件。53岁的李亚男,一边在抗疫一线忙碌,一边坚持做微信推文,在内蒙古巾帼志愿服务协会公众号更新抗疫日记。别人劝她,这么忙就歇歇吧。她却说:“这一定会是很多志愿者一生难忘的经历,每天发生那么多事情,如果不写下来,时间久了大家会记忆模糊,时光会走远,文字永留存。”

  积极组织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自李亚男加入内蒙古巾帼志愿服务协会以来,仅半年时间,成立了五个社区志愿服务队、两个企业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者长期对独居老人进行一对一帮扶,结对子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协会不断壮大,累计吸引了近万人次参加志愿活动,受益群众几十万人,她带动身边同事、朋友甚至是邻居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她们就像火炬手,传递着城市的温暖与美好。

姜仙:“侉子”妈妈15年关爱留守儿童3000余人次 

 

  姜仙,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内蒙古能源发电新丰热电有限公司综合部档案主管。丰镇市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委员(常委)、丰镇市红十字会第三届、第四届常委。2008年在呼和浩特踏上志愿服务之路、2014年在丰镇发起成立义工组织、“丰川鸿雁助飞”项目发起人。长期致力于助学助孤、助困助医、助残助老等各类公益活动,五星级志愿者。2015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德润草原?文明之行”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个人称号;2015、2018年荣获全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称号;2017、2019授予“感动内蒙古”候选人提名奖;2020年荣获北方新报“最美爱心志愿者”称号;2020年荣获乌兰察布市委统战部“抗疫先锋”称号;2020年荣获内蒙古团委、内蒙古志愿者联合会颁发的“抗疫志愿者”证书。

  “仙”字在世人眼中总带着点清冷和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味,姜仙,这个湖北“侉子”,却用她滚烫善良的心、接地气的行动以及平凡的坚持,诠释着爱心志愿、公益服务的担当与情怀。从最初默默的捐钱捐物和献血,到后来发动家人、朋友参与义工活动,再到如今参与三百多人义工团队的管理,十五年间,她的足迹踏遍丰川大地的街道社区、乡村田野,如一缕温暖的阳光,为困难群体照亮前行之路。

  姜仙走上公益之路始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她不仅自己主动捐款,还发动身边的朋友、同事一起奉献爱心。从呼和浩特到丰镇,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心传递到哪里,让公益的种子长成一片森林。

  2014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姜仙走进了丰镇市巨宝庄小学,看到图书室陈旧的书籍和孩子们单薄的衣衫震惊而又心疼。她的QQ日志《关注巨宝庄小学困难孩子》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很快,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捐赠纷至沓来,由此拉开“丰川鸿雁助飞”项目。

  小霞(化名)是某中学的一名学生,也是“丰川鸿雁助飞”公益助学活动的受助学子。父母离异后,她的父亲因工伤丧失了劳动能力。接连的打击让幼小的小霞变得自卑,不敢结交朋友,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躲在角落里。就在这时,“丰镇义工”的阳光照进了她的生活,“侉子”妈妈带领着义工叔叔阿姨们资助了她的学费,帮她说服了妈妈,六日接她回家洗涮。在母亲的关照下,小霞考上了师大某中,结交了朋友,锻炼了能力,开拓了视野,曾经自卑的小姑娘变得快乐起来。

  小艳(化名)家共四个孩子,小艳行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因病导致智力低下,妹妹年幼。她们的母亲是贵州来的,行为举止也不及常人。父亲在家务农,照顾一家人。针对她家人口多、环境差的情况,“侉子”妈妈及时联系自己单位的党支部,每学期上门看望,为他们送去衣物、米面粮油及玩具、食品等,形成了“一支部一帮扶”的结对帮扶机制。

  小文(化名)和妈妈都有心脏病,妈妈刚做完手术,治病吃药欠下不少债务,无力承担小文的手术费。上小学二年级的小文成绩优秀,但身体却越来越弱,手术刻不容缓。“侉子”妈妈得知情况后,与爱心企业家肖锋、肖瑞联系,兄弟俩慷慨出资四万元,帮助小文顺利完成手术。如今,小文身体健康,升入初中后还当上了班长。

  疫情期间,“侉子”妈妈针对家长无力辅导、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安排团队中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与帮扶对象结成一对一线上辅导,定期检查作业、答疑解惑。共有120余名老师为近百名留守儿童提供了超过4000小时的线上辅导。除此之外,她还发起“爱心汇书香”、“留守儿童不孤单、丰镇义工送温暖”、“同心、童趣,共度六一”、“同心童愿、圆梦新年”等主题活动,为巨宝庄、红砂坝等7所农村小学的孩子们捐赠衣服、图书、文具及生活用品。为全市品学兼优却家庭困难的二百余名中小学生找到一对一资助。

  截至目前,“侉子妈妈”和她的伙伴们累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三千余人次,投入资金五十余万元。还组织开展抗疫、助学、敬老、济困、无偿献血、环保、文明交通等各项公益活动。

  从开展幸福互助院帮扶慰问活动到百名义工牵手为老人免费理发、免费义诊、慰问演出,从开展“关爱环卫工,爱心一杯水”活动到全市设立五十多个环卫爱心驿站,从开展“守望相助,衣旧情深”活动到春节送温暖、端午送粽子、中秋送月饼慰问困难人群……如今,“侉子”妈妈和她身穿红马甲的义工队伍已经成为丰镇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她们奔走在爱心路上的红色身影成了这座城市一个个特殊而温暖的符号。

  见义勇为 

李毅 高常海:执勤民警扑灭民宅大火 为主人挽回十余万元的损失 

 

李毅 

 

高常海 

  李毅,男,汉族,中共党员,内蒙古监狱管理局东部分局管教科科长,四级高级警长,一级警督警衔;高常海,男,蒙古族,中共党员,内蒙古监狱管理局东部分局政治处副主任,三级警长,一级警司警衔。2022年3月22日,李毅与高常海同志在执勤期间,突遇执勤点附近民宅着火,二人不顾个人安危,在有毒浓烟的熏呛与高温烈焰的灸烤下奋力将已经燃烧到顶棚的大火及时扑灭,挽救了民宅遭受更大的损失。李毅荣获三等功3次,党内表彰7次,嘉奖12次,专项表彰4次;高常海荣获先进个人表彰6次,党内表彰2次。

  2022年,内蒙古监狱管理局东部分局按照旗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在紧临黑龙江省交界处设置了疫情防控执勤点,每班次由2名民警执勤。3月22日,李毅与高常海同志当值。上午10时许,高常海同志在执勤车外巡查,李毅同志在车内值守。忽然,听到附近有人大声叫喊“着火了”。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到距离执勤点100米处,大量的浓烟伴着火苗从一座独立的民宅窗户蹿了出来。因为火势较大,叫喊报警的人看到有李毅、高常海两人前去救火,竟开车溜了。

  火情就是命令,二人没有思考的时间,便立即冲向着火的民宅。民宅主人不在家,着火的是房屋的内套间。由于位置靠里、房间闭塞,此时屋内已是浓烟充斥、火舌吞吐,根本看不到哪里着火了,强烈刺鼻和灸热的烟火使两人睁不开眼睛。当看到屋门口有一大桶水时,高常海同志立即用衣物掩住口鼻摸到墙边切断电源,取水向明火点——顶棚浇去。李毅同志看到火势较大不易控制,马上打电话叫救援。二人在灭火过程中,因有毒浓烟呛人,只能交替往返借机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剧烈咳嗽后,然后再进入屋内灭火。期间被火烧了头发、眉毛,高温灸烤得颜面疼痛难忍,同时还要面临屋顶吊棚时时可能烧落,危及到生命安全。

  幸运的是火情刚开始就被及时处置、屋内没有燃气罐等易爆物品,屋门口还存了一大桶水。经过李毅、高常海两位同志的奋力扑救,历时10余分钟终于扑灭了火情。火情过后,房屋顶棚钙塑板和保温泡沫板烧掉了近三分之一,过火一侧塑钢窗严重烧变型,玻璃全部烧炸裂掉,5套被褥烧光,屋内所养的花全部烧死。当民宅主人带着其他人员赶来灭火时,李毅、高常海同志已是满脸黑灰、衣破鞋湿、一身疲惫的走出了火场。民宅主人拉着两人的手感激得直掉眼泪。而李毅、高常海两位同志回到了执勤点后,因有毒浓烟熏呛得呕吐不止,直到晚上还时而呕吐。

  后来查明,该处民宅主人因去儿子地里帮忙干农活,忘记了电水壶正在烧开水,电水壶因水烧干而起火,继而引燃了顶棚的易燃装修材料。民宅主人后怕的说,如果没有李毅、高常海两位警察同志及时扑灭火情,连房顶夹杂保温材料的钢瓦都要烧掉,一座价值十余万元的房子就得烧毁,太感谢警察同志了,这给他保住了一个家。

唐金瑞:人民警察在大火中背出已经昏迷的老人 

 

  唐金瑞,男,汉族,1983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08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东胜区公安分局治安行动大队二中队中队长。2020年6月11日23时许,唐金瑞睡梦中听到窗外有人呼喊“着火、救命”,出于职业的警觉性,他简单穿好衣服,飞速冲入火场,冒着生命危险将已经倒在浓烟中的一位八旬老人背出火场,从而挽救了这位老人的性命。火灾持续了近三个小时,他全程奔忙在现场,不顾个人安危,协助疏散人群,一直到次日凌晨三点才悄悄离开了现场。事后唐金瑞只当什么也没有发生,并没有对同事提起,直到16日,一封感谢信被送到了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区分局,大家才知道他的英雄壮举。

  面对熊熊大火,他奋不顾身冲入火场救人 

  2020年6月11日23时许,家住东胜区铁西新园小区的唐金瑞刚入睡不久,却被撕心裂肺的求救声惊醒。入夜时分,本来早早休息准备次日值班的唐金瑞睡眼惺忪地凑近窗前,寻着呼喊救命的声音隐隐约约听到楼下有人叫喊:“救命啊,着火了”。出于职业的警觉性,他立刻从被窝里爬起来,简单穿好衣服跑到楼下。当他跑到楼外时,看到旁边单元的二楼东户燃起熊熊大火,并伴有烧东西的啪啪拍拍声,着火房屋的窗户玻璃基本炸碎,塑钢窗户已经变形,这时火势正在从窗户向外蔓延开来,火光一片,浓烟冲天。灼热的空气和焦臭难闻的浓烟使人无法靠近,唐金瑞立刻跑到求救的中年妇女面前急忙问:“屋子里还有人吗?”她说:“还有人没出来”。这时唐金瑞大声疾呼:“邻居们着火啦,快快起床往楼下跑。”

  在喊话的过程中,他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并快步冲进了熊熊燃烧的大火之中。进入屋内,他一边喊:“屋里有人没有?”一边寻找火源准备扑打。这时,他看到室内到处都是浓烟,电线、沙发、窗帘燃烧的刺鼻气味令他头晕目眩,当他走到客厅中央,隐约看到一位老人无声无息正趴在沙发边一动不动。原来,老人在慌乱中试图想向外跑,但由于年事已高,加之被浓烟火燎得昏迷过去。于是,他迅速背起老人往楼下跑,背到楼下安全通风的地方,然后返身又冲到二楼。由于火势凶猛,当他试图再次闯入火海时,由于火势不断蔓延,浓烟扑面而来,瞬间变得呼吸困难,感觉无法正常呼吸,揉着流泪的眼睛只得退步下楼等待消防员的到来。不一会儿,救援的消防队员也赶到了现场,经过消防队员的全力扑救,一场燃烧近三个小时的大火终于被扑灭。

  他与消防队员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三点,才悄悄离开了现场。在长达三个小时紧张救火的过程中,他的眼睛被浓烟熏得直流泪,胸间翻江倒海般的难受。在唐金瑞看来,十余载处警无数的经历已经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练就的界限模糊、难以区分,无论是否在岗,不管是否穿着警服,职业赋予的使命担当已经完全成了条件反射式的职业自觉。

  6月16日,一封落款署名高治华和高占华的感谢信,被送到了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区分局。两位家属怀着无尽的感激之情,对2020年6月11日唐金瑞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从火场中将其父亲救出表示感谢。

  工作敢啃硬骨头,他用自身努力兑现入警誓言 

  2008年,唐金瑞同志怀着对公安工作的无比热爱投身警营,在东胜区公安分局治安行动大队一干就是十二年,他敢打敢拼,有一种求真务实、绝不服输的“钉子”精神。要干好公安工作,必须有吃苦耐劳的拼博精神,必须有熟练的业务技能和强壮的体魄,这些条件要求在唐金瑞同志身上都得到充分体现。工作中,遇有群体性事件及特殊复杂案件,常常白天黑夜连轴转。从事治安工作13年,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20余次,查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650余起,近年来,他所带的中队连续5年在大队绩效考核中均保持第一;在大队各中队长排名考核中,连续3年名列第一。使之成为领导眼中的“好党员”,群众心中的“好公仆”,正是他这种对工作的责任和担当意识,才促成了他面对危险时能够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救人于危难之中。

  唐金瑞同志用自身的努力与行动,兑现了他入警时的誓言。无论是他勇于破案、敢打敢拼,还是他想方设法、为民解忧,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处处都体现出新时代人民警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力争成为一名人民群众喜爱、犯罪分子畏惧的优秀人民警察。

  在单位同事问到他当时冲进火场救人时的想法时,唐金瑞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在楼下妇女哭喊求助的那一刻,我所做的就是我的唯一反应”。在这次冲入火场救人中,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及时将困在火场中的老人背了出来,保护了他人的生命安全,他用实际行为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董玉斌 刘万军:煤气爆炸大火中救人 避免了更大的伤害 

 

董玉斌 

 

刘万军 

  董玉斌,男,1974年9月生;刘万军,男,1972年10生,两人合伙经营一家食品厂。2021年1月两个人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从煤气罐爆炸火场将一名烧伤的女子救出, 避免了火灾对受害人的更大的伤害。 2021年3月,两个人荣获“满洲里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

  2021年1月11日,正值深冬,外面的天色早早就黑下来了。晚上约6点30分,二人还在位于立业公寓一层的单位紧张的工作着。伴随着一声巨响,所在的办公室内门窗瞬间被冲击波冲开。此时,他们大脑里一片空白,然后本能的冲出门外,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办公地点二楼的一个居民家窗户冒出一米多高的火苗,同时还有滚滚浓烟,在静静的傍晚特别的显眼。他们这才反应过来,可能是家用煤气罐爆炸引起的火灾,此时,一女子的呼救声从冒烟的窗户中传出。他们没有多想,救人要紧,马上确定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奔向传来呼救声的地方。当上到二楼时,一户人家的门已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损坏,门口向外冒着滚滚浓烟不时还吐着火苗,一位满身烧伤的女子被炸坏的门框压在地上,不能动弹。他们徒手抬开滚烫的门框,将受伤女子从门框下救出。担心会再次发生爆炸,赶紧询问“还有人吗?”,那名女子费力的说“没有了”,然后二人迅速抬起受伤的女子小心的走下了二楼,将其转移到一楼安全的地方。这时,闻声赶来的群众拨打了120和119。

  刘万军为争取救援时间,赶快发动了汽车,驾车到世纪大道等候消防车的到来,他向消防员挥手,并引领消防车到达火灾事故发生地点,并将受害者送上救护车。

  据他们事后回忆:“当时心里也很害怕,不知道会不会再爆炸,但是一想到里面还有人,也顾不上那么多,就冲了进去。”

  董玉斌、刘万军临危不惧、奋不顾身的见义勇为行为,及时有效的避免了火灾对受害人的更大伤害。他们的高尚行为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诚实守信 

计国平:80后青年为家乡修路架桥 扶老助贫 带着家乡的土豆和小米走向广阔的市场 

 

  计国平,男,蒙古族,1981年11月出生,赤峰醇久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壹佰家酒业有限公司、北京烁琪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敖汉旗哈布齐农业种植合作社社长,宝国吐地瓜协会会长。他以信立业,用一己之力打开了蜂蜜酒的市场。他言信行果,为家乡修路架桥、扶老助贫,带着家乡的土豆和小米走出了大山,远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家乡形成了“增收为了农民,增收依靠农民”的双赢局面。

  诚信创业 好规矩画好方圆 

  他2005年参加工作,与酒结缘。从基层做到总经理,再到自主创业,这期间离不开努力和机遇,但真正让他卓尔不群的是对诚信的坚守。

  蜂蜜酒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由蜂蜜作为原材料酿制而成,但原材料做假使得蜜酒文化一度受创。为了发扬蜜酒文化,他创业之初便毅然放弃前景大好的粮食酒,一心一意只做蜜酒。经过不断的考察,他选择了山西相府皇城蜜酒,成为相府蜜酒全国总代理。

  生产之初,他便日夜蹲守在生产线旁;销售时,面对众人的质疑,他自费带质疑者前往山西生产线观摩。两年间,他往返赤峰山西两地不下百次,最终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他以质量打开了市场,用口碑赢得了信赖,产品销往北京、天津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如今,蜜酒文化在他的传播下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走出大山 是为了更好的归来 

  创业成功后,他不忘桑梓,为家乡铺桥修路、扶老助贫。他成立了北京烁琪商贸有限公司、敖汉旗哈布齐农业种植合作社、宝国吐地瓜协会,誓将敖汉石匠沟小米、宝国吐地瓜带出大山。

  公司采取“农户种植+合作社直销”为一体的经济产业链模式,给予农户技术指导和农作物包销。第一年,由于品牌影响力不够,小米和地瓜销量并不乐观。但是依然信守承诺高价购买,他保证了农民的收入,自己却负债近百万。正是这份对责任和诚信的坚守,使得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 2022年,石匠沟小米和宝国吐地瓜已初具影响力,远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每位村民平均年增收2万元。

  不忘初心 真情回馈社会 

  商海沉浮18年,他在事业上闯出一番天地;致富不忘回馈社会,他扶贫助学慰问孤寡。多年来累计用于修路建桥、扶贫救灾等社会捐款已达20余万元,成为致富不忘乡亲的典范。疫情期间,他参加志愿者,奔走在一线,他用青年企业家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扛起了企业责任与担当。

  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这样一幅字画:“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稳,世无诚信不宁。” 18年来,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坚持诚信立业经营理念,不忘初心,实实在在把诚实守信记在心上、抓在手上、体现在行动上。

徐乃超 李文娜:戈壁深处90后“戍边夫妻”守护着103公里边境线 

 

徐乃超 

 

李文娜 

  徐乃超,男,汉族,199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08年12月入伍,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嘉奖5次,2014年参加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在埃博拉病毒肆虐的非洲执行任务9个月,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2019年1月,随着公安边防部队集体转制,徐乃超由一名边防战士成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脱下戎装换警装,初心依旧谱忠诚,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伍时的无悔誓言。李文娜,女,1989年3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阿拉善左旗公安局辅警。2022年2月,徐乃超与李文娜妻子携手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戍边夫妻警务室”,守护着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3145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和103公里边境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退伍军人、移民管理警察的责任和担当。

  “双警”夫妻戍边守土义无反顾 

  徐乃超同志参加工作14年,一直在艰苦偏远地区任职,先后担任机动中队战士、边防派出所战士、机关车队驾驶员等职,2019年队伍集体转隶后,徐乃超放弃机关优越生活条件,自愿前往基层边境派出所任职,先后担任苏宏图、乌力吉边境派出所外勤民警,为平安边境建设贡献了力量。近年来,由于撤乡并镇、退牧还草等政策实施,边民群众内迁,青壮年外出打工,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情况加剧,边境管控源头力量日渐枯竭。2022年2月,根据形势任务需要,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计划在银根苏木边境地区组建抵边警务室。在责任和使命面前,徐乃超毫无犹豫,第一个报名,后来,妻子李文娜也向组织提出申请,自愿陪同丈夫一起戍边。经组织批准,2022年2月,内蒙古边检总站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正式组建,担负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3145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和103公里边境线的边境管理和治安管控任务。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全力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移民管理队伍主要职责。戍边夫妻警务室成立以来,徐乃超积极加强边境群防群治组织建设,组织对居边护边堡垒户、护边员、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组织培训,发动边民群众共同参与边疆治理,与此同时,他还主动对接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全力构筑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机制。成立至今,警务室共累计开展联合边境踏查8次、联合处突演练4次、巡逻边境3000公里,有效确保了边境辖区政治安全和治安大局稳定。

  “无人区”克服困难尽显担当与热爱 

  戍边夫妻警务室位于戈壁深处,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素有“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称号。每年5级以上大风要吹100多天,自然环境异常艰苦,在相当于3个香港面积大小的地区,仅仅生活着8户27名群众。由于警务室初建,各项保障设施均处于不完善阶段,目前“五间砖房支口锅,两人一狗一台车”就是警务室最真实的写照。在警务室,用电要靠太阳能发电,由于电瓶储存能力有限,电量仅够基本照明和电饭锅用电,遇有阴天、刮风太阳能不足的情况,照明都会成为问题。边境地区水资源奇缺,年降水量不足蒸发量的百分之一,徐乃超夫妇吃水要到20公里外去拉,最近的商店在85公里之外,最近的快递投放站也有120公里之距。尽管如此,徐乃超夫妇凭借着对党和移民管理事业的无限热爱,克服了重重生活困难,毅然决然地将根扎下。

  “多面手”爱民助民不负使命和青春 

  警务室入驻以后,徐乃超夫妇积极开展爱民走访,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周边30公里范围内8户27名牧民群众的基本情况,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边疆地区地处偏远、缺医少药,最近的医疗机构在85公里以外,了解到这一现实情况后,徐乃超立即向上级申请成立爱民医疗室,争取上级配发一批理疗器材,并针对牧区常见病、多发病购置专门药品,免费发放给群众。年逾古稀的敖云高娃额吉患有老年慢性疾病,以前,她几乎每天都要到苏木进行理疗,来回170公里的搓板路既耽搁了牧业生产,又加剧了老额吉的病情,徐乃超知道后主动将老人接至卫生室,由医学专业毕业的妻子李文娜为其进行理疗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照料,老额吉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牧民焦多才夫妇的儿女常年不在身边,二老靠养羊为生,由于年事渐高,家中许多重活都积攒下来,这可愁怀了老两口。了解情况后,夫妻二人主动与焦多才夫妇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上门开展义务劳动,从饮羊喂羊到盖圈垛草,“藏青蓝”身影经常活跃在焦多才的家里。现在,两位老人逢人便夸:“警务室新来的警察两口子是咱牧民真正的贴心人”。警务室成立以来,累计开展爱民走访15次、义务劳动120小时、帮扶群众25次、救助遇险群众5人、开展爱民医疗5次,帮助群众义务采购物资5000余元。

  家务是警务的伴生,警务是家务的延续。在阿拉善左旗漫长的边境线上,徐乃超夫妇依然行走在他们挚爱的边境线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守国亦守家,守家即报国”的伟大抱负!

  敬业奉献 

郭佳:“暖心妈妈”的“好公仆”十年为民服务 温暖着每一位社区居民 

 

  郭佳,女,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鄂尔多斯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康巴什区第一届、二届人大代表,现任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康新街道悦和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社区书记,扎根基层10余年,一心一意为民服务,面对社区失亲孩子她担起“妈妈”的角色,圆孩子一个“妈妈”梦;面对社区七千流动人口,她精准实施“21℃暖”幸福项目,只为让流动人口安家又安心;面对疫情,她毫不犹豫冲锋在前,连续27天奋战在一线......她用十年的青春时光温暖了社区每一位居民。2011年至今,扎根社区服务群众,带领社区多次赢得自治区先进党组织、鄂尔多斯市先进党组织、市最强党支部示范基地、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示范社区、康巴什区先进党组织等荣誉。 

  甘于奉献 孩子口中的“好妈妈” 

  如果你在社区听到一个14岁大的孩子叫34岁的她妈妈时,也许会诧异:孩子都这么大了?2017年底,当她得知这个孩子刚出生父亲便病逝,母亲离家,现在由祖父母抚养这个情况后,就主动上门用母亲般的温情对待这个孩子,辅导学习、过年买新衣服、开家长会...从刚开始的陌生到现在的亲昵和一声声“妈妈”,孩子也用她的童真的爱回报了她的付出。孩子的奶奶说:孩子长这么大从来没喊过妈妈,是郭佳让娃娃圆了个“妈妈梦”。当为了让辖区其他孩子健康成长,她与社区同事共同努力搭建了社区关爱平台,成功帮扶贫困儿童家庭40余个。除此之外,她还将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协调专业教育机构为辖区家庭设置了免费幸福课堂。 

  为民担当 居民心中的“好公仆” 

  “白+黑、5+2”就是她的工作日常,小到邻里矛盾大到小区治理“有事就找郭支书”就是悦和社区居民的信条。悦和社区地处市级公租房所在地,辖居民0.7万人,来自全国27个省市,所辖居民均为公租房住户,流动人口占比99%。为了解决人员流性动大、归属感缺乏、社会治理难的瓶颈,悦和社区重点围绕辖区内群体特点,推出“21℃暖”项目,成立“幸福合伙人”悦享商业联盟、睦邻共治委员会,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幸福表白会”,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形成“民情账单”,共同实施“情暖小屋”“暖暖相伴”“红暖悦和”“共享·家”“品德大PK”等6类16个“21℃暖”项目,协调解决了供暖难题、充电车棚新建、居民文化活动阵地不足、停车位紧缺等群众关心的问题48件,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她硬是铁脚板和真功夫把流动人口的心和家安在了社区,把流动人口的管理“难点”变成了社会治理的“亮点”。在近三年来,社区悦和社区实现了矛盾纠纷零上交、信访事件零发生、刑事案件零发案及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服务群众三融合,有效提升了流动人口社区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爱守护 抗疫路上的“逆行人” 

  “紧急情况,有防疫任务!”2020年腊月二十九接到单位通知后,作为社区支部书记的她便丢下意外骨折的需要照顾的丈夫及渴望陪伴的孩子和期待团圆的老人,第一时间进入持续“战斗”模式,这一走就是27天没回家。“办公桌”从社区服办公室搬到防疫一线,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一天接打300多个电话就是他的日常,可她却丝毫没有怨言,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与担当。在后续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她积极联动包联单位、驻区单位、人大代表、居民党员等多方力量,将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截至目前,作为流动人口最集中的社区未发生一起输入性疫情。她把百姓当家人,带领社区工作者用扎实的工作,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防控、人人负责的防疫氛围,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了保障。 

刘培文:驻村干部坚持“智志”双扶 实现村民“脑袋”“口袋”全面小康 

 

  刘培文,男,汉族,1970年出生,1990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友谊街道苏计沟村驻村第一书记。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刘培文沉下身子、深入基层、亲近群众,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尽己所能,做到“知群众事、解群众忧”,坚持“扶智”与“扶志”同步,“脑袋”与“口袋”同富,既从物质上给予帮助,也从思想上进行帮扶,将聚力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助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为当地实现全面小康、消除绝对贫困作出积极贡献,探索出了一条以可持续发展带动高质量脱贫的路子。 

  健全机制 帮扶措施走到位 

  刘培文报到第一天就着手和村“两委”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的融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全力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号角。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引领富民路 脱贫攻坚当先锋”为主题,将党建与脱贫攻坚结合,实际行动助力全面脱贫。开展了第一书记讲党课,重温了入党誓词,定期走访困难户、低保户,组织慰问困难户和老党员,了解村情民意,宣传富民好政策。围绕落实准格尔旗帮扶工作总体要求,瞄准当地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缺乏优势产业、公共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制定《苏计沟村脱贫攻坚规划》、《党建帮扶驻村干部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分解任务、明确目标、细化责任,认真梳理帮扶对象生产生活情况,根据帮扶村生产生活特点,及时开展产业发展、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等基本情况排查,准确掌握帮扶村具体情况和需要提供帮助的事项,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形成“全村增收致富、美丽家园建设和特色产业乡村”的“三合一”模式扶贫攻坚,坚持“想富口袋,先富脑袋”的扶贫理念,2019年完成了简易图书馆修建,组织开展慰问孤寡老人、困难家庭大学生活动,积极鼓励当地大学生学有所成后“反哺”当地发展,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深厚基础。 

  扶民扶志 脱贫攻坚树成果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从事关民生民意的小事出发,抓基础、重落实,切实提高苏计沟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2019年,协调国家税务总局鄂尔多斯大路煤化工基地税务局出资15万元维修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让党建引领深入基层一线,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建活力、提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2021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开展,设置“服务心愿卡”项目,梳理汇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逐一解决:为苏计沟村投资15万元安装路灯,从源头消除村民夜间出行隐患;协调联系电业局为二道拐村安装变压器,解决当地用电问题;协调市财政局“一事一议”工程资金50万元并安装3套健身器材,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为有需求的老人购买20台血压测量仪,真正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产业先行 乡村振兴稳基础 

  自2019年驻村帮扶苏计沟村以来,刘培文扎根基层、心系百姓,多次和村委班子座谈,邀请专家实地调研,结合苏计构村村集体经济现状与困境,布局产业、谋划发展。2019年,协助村集体成立准格尔旗裕来泰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裕来泰公司”),并成立政策辅导部门,为公司发展全程保驾护航。截止目前,该公司拟承揽大唐鄂尔多斯国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空区复垦绿化工程,待中后期采空区内复垦绿化任务完成后拟发展光伏产业,预计为苏计沟村带来超800万元收益。此举将乡村振兴与“碳中和、碳达峰”政策有效结合,以产业兴旺为基础,良好生态做支撑,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解决了26位村民的就业问题,公司的良好运转在切实提高村民收益的同时,也为产业经济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脱贫之后大伙儿没有松劲,正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奋力奔跑!”国家税务总局鄂尔多斯大路煤化工基地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刘培文表示,“今后将接续奋斗,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稳固,发展成效更明显。” 

陈广云:主动放弃城里工作的校长 三十三年将教育干到深入骨髓 

 

  陈广云,男,52岁,中共党员,现任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小学校长。他深耕教育33年,难班变好班、扶贫助学、担任校长,在教育的道路上一路驰骋,将教育干到深入骨髓。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等50多项称号。 

  用热爱和努力潜心教学。陈广云毕业分配时放弃留在城里的机会,到离城60多公里的农村任教。这里地处偏远、贫穷闭塞,学龄儿童失学率较高,他全身心记挂着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功到自然成,他连续四年被评为盟旗两级先进班主任,两届毕业班成绩在全旗教学评比保持前4名。1997年,陈广云主动放弃团结中心校校长职务,到杭锦后旗第六中学担任班主任,接手了“老大难”班。在第一天上课时,班里的学生一口气考了他30多首古诗,他一字不落地背了下来。这样的功底,让学生彻底折服了。接下来,他成为了全班同学成了好朋友,带动了班内卫生、纪律、学习热情、学生仪表转变向好。期中考试,这个班的总成绩排到了全年级第五名,6名学生进入全年级前十名,一下子鼓舞了全班士气,硬是把一个“问题班”带成了“上进班”。 

  用付出和坚持锐意进取。2005年,陈广云通过“一推双考”,被任命为杭锦后旗西城小学校长,他每天穿梭于教室、办公室、角落,耐心倾听教师心声建议,时刻关注学生习惯养成,有一位四年级孩子在体育训练中经常肚子痛、缺课、迟到。他与班主任老师及时家访,看到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且家境贫寒。他首先跟学校食堂联系,每天免费为孩子提供早点,争取困难生补贴,提供学习和生活用品,资助学生毕业。从此,西城小学爱心助学成为了学校名片。他第一次组织八百名师生《红旗颂》,新建8700万平米教学大楼,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全校师生欢呼雀跃。他这个干实事、办教学的校长在全旗叫响,就连环卫工人都知道西城小学有个“弯腰”校长。 

  用行为和示范律己正人。30年来,从立志报考师范学校、“学成归乡、教书育人”,从教师到校长,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他说:“给我留下回忆最多的就是当班主任,让我也明白了要想做好工作,既要有勇气,更要有智慧”。2013年,他来到傅作义先生创办的奋斗小学任校长,出台《奋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每年2000左右名学生参加“墨香教育”“快乐活动日”“奋小之声”“葫芦雕刻”等13项特色教育;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培训师资,6000多名师生和家长开展“知行+”课程改革,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搞小发明2870余项;帮助120多名师生解决实际困难,点点滴滴体现浓浓爱心。 

  孝老爱亲 

包永琦:80后丈夫不离不弃照顾瘫痪妻子十余载 

 

  包永琦,男,汉族,1980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内蒙古卡鲁奔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综合股股长。80后丈夫辗转多家医院救治重症瘫痪妻子,顶着生活的重压不离不弃照顾其十余载,抒写着人间的真爱。 

  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包永琦迎来了一个重大变故,他的妻子突发疾病,人已经失去了意识。他背着妻子从一楼到四楼,又从四楼背到一楼,得到的结果是本地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必须要转到离家70公里的医院去抢救。他的腿瞬时间就软了,疲惫、恐惧、焦灼充斥着他,看着背上一动不动的妻子,他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救妻子。他带着妻子先后辗转到根河市人民医院和大兴安岭林业总医院,经过检查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需要做开颅手术,手术前主治大夫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病人的情况很危险,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个手术做了也只能保住性命,病人很可能变成植物人,你要想好了,听了大夫的话,包永琦沉默了片刻......坚定的对大夫说:“我不能放弃她!”手术是成功的,包永琦的妻子脱离了危险,但是,接下来有更为艰难的事情等着他。 

  在他悉心照料下,妻子终于有了意识,一侧的肢体能动了,但是身上还插着尿管、胃管、气管插管来维持生命。他想让妻子好起来,多方打听哪里的医院能治他妻子的病,许多朋友劝他放弃,高昂的医疗费用是他负担不了的,更何况妻子的病好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别把钱都打了水漂,他只说了一句话:“倾家荡产我也要救她”。后来听说哈尔滨康复医院能治疗这种病,他顶着家里的压力背起妻子踏上了求医的列车,这一去又是3个月,治疗的艰辛至今都不愿提起,万幸的是妻子身上的三根管子都拔掉了,能够用鼻子呼吸、用嘴吃流食了,身体也有了反应,能有简单的眼神交流。包永琦每天有固定的工作,他每天给妻子喂饭喂水非常困难,总是里一半外一半。包永琦凭着耐心,一边喂一边像夸小孩那样鼓励着妻子,你一定会好起来”。他给妻子喂饭、按摩、擦洗身体、帮妻子翻身,用手帮妻子解决大小便......寒来暑往,这件事一做就整整10年。包永琦需要付出多大的体力和精力才能完成这些事情?他的付出是常人是难以体会到的,也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包永琦用爱呵护着妻子,用情感动着妻子,用行动履行着他对妻子“执子之手,与子皆老”的承诺! 

  妻子生病时,他们唯一的女儿才9岁,女儿拉着病床上妻子的手,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起来跟她玩时,包永琦的心都碎了。由于父母身体不好,无力帮忙照看,他是既当爸又当妈,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家里的活全都是他一个人承担。他对女儿充满了愧疚,他没能给女儿最完整的爱。他所不知道的是他对妻子的不离不弃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女儿深知爸爸的不容易,早早的就懂事了,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学生,而且还热爱劳动、团结同学、帮助他人受到老师同学们的喜爱。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东北电力大学,踏入了大学校园。包永琦拿着女儿的入学通知书给妻子看,含着泪说:“看,女儿多争气!” 

  包永琦每天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由于经常熬夜照顾妻子,他患上了糖尿病、高血脂、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单位领导和同事深知他的不容易,劝他要注意身体,但他坚持工作岗位,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独自承担起照顾妻子、孩子的全部职责,独自撑持起这样一个家庭,所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10年过去了,有人问他,后不后悔,浪费了10年的青春,从而立走进了不惑之年,他说,不后悔,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仍然会选择救妻子,因为,那是他的爱人,他女儿的妈妈! 

  包永琦,他没有给妻子富足的生活,没有给女儿优越的环境,但他是一位好丈夫,一个好父亲,他用爱,把这两个女人保护起来,他用他的肩膀撑起了他们的小家,让她们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李冬和:护林员全心照顾瘫痪妻子十余年 为家人撑起爱的天空 

 

  李冬和,男,54岁,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南木林业局南木林场执法林管护站管护员。十余年如一日,李冬和照顾瘫痪卧床的妻子,相濡以沫为爱坚守。2015年5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17年获得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22年李冬和荣获第七届呼伦贝尔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十余载的悉心照顾,诠释不离不弃的坚守。妻子张亚芹2011年10月份突患脑出血,导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李冬和并没有因此抛弃张亚芹,相反他不离不弃陪伴妻子走过了艰难的人生道路,喂饭、喂药、擦洗身子……像伺侯孩子一样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他用无私的爱唤起妻子对生活的信心,用瘦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妻子瘫痪以前,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是一家人在一起还是其乐融融,妻子在家操持家务,自己在大山中守护万亩林海,夫妻互敬互爱,未来充满着希望。然而对于李冬和和张亚芹来说甜蜜幸福的生活竟如此短暂。2011年一场疾病,把这一切美好残忍地破坏了,脑出血、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平时健康的妻子成了这样。

  灾难突至,坚强担起重担。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李冬和一下就懵了,他意识到妻子的下半辈子可能就要在床上度过了,看着孩子,再看看卧床不起的妻子,李冬和感觉家庭的天空好似塌了下来。“一定要把妻子照顾好,孩子需要一个妈”,这个信念支撑着李冬和担起了生活的重担。从此李冬和开始了含辛茹苦的艰难生活,当别人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李冬和已经做好了饭菜。因为他放不下妻子的同时,也放不下自己的工作,就这样从早上照顾妻子起居、喂饭。吃完饭再去大山中巡护,晚上当大多数人都进入梦乡的时候,李冬和还在忙着准备第二天的伙食,每天都是这样,他像一个不断旋转的陀螺,终日忙得脚打后脑勺。照顾瘫痪在床的病人是件很艰难的事,李冬和每天要为妻子擦拭一到两次身子,每次擦好后都会为她换上干净衣服。每两小时就为她翻身,晚上也是这样。病痛的折磨让妻子的脾气变的有些古怪,有时候一件小事也会招来妻子的一顿责骂,每当这时李冬和只能选择暂时的离开,找个没人的地方流眼泪,然后再回去笑脸相迎,别人问他有没有怨言,李冬和说:“人不能大自私了,她也乐意和好人一样,如果我不管她,我会一辈子良心不安,不会放弃的,再难都要坚持!”。

  也正是这份坚持被场领导以及局领导看在眼里,场领导、局领导及工会每年都会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帮助,内蒙古自治区工会、妇联等相关部门每年都会来慰问李冬和夫妇,李冬和哽咽地说道:“有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对生活充满信心,非常感谢,我相信我的家庭会越来越好。”

  不离不弃,谱写爱的赞歌。场领导考虑到李冬和的情况,把他调任离家最近的管护站。由于在外站工作的特殊性质,夜间需要在外站值班,一向把工作和妻子看的同样重要的他,竟然从家里用轮椅把妻子推到了林场的管护站和她一起值夜班,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再把妻子送回家,就这样数年如一日,张亚芹同李冬和一起守护着大山中的万亩林海这么多年来,李冬和到处打听医治张亚芹的良方,可是一次次希望之火被点燃一次次又被现实无情地浇灭。他拜访过许多医生,他总是在失望中坚持着,从未放弃。“做人做事要讲良心,夫妻之间更不能有难就分”,这是李冬和常说的一句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李冬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颠覆了这句老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冬和悉心照顾下,妻子张亚芹如今已经能够扶着走路了,孩子也参加工作。谁能想象得出这些年李冬和究竟付出了多少辛劳,伴随了多少辛酸,承载了多大压力。然而面对这一切,李冬和没有半句怨言,经常对妻子说:“谁家没有个生病长灾的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相信我吧!“不晓得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让我得到这样一位好丈夫。如果没有他的精心照顾,我早就不在了。”妻子张亚芹经常念叨这句话。李冬和多年照顾瘫痪妻子让镇上的老少爷们佩服万分,提起李冬和大家都满口称赞:“妻子瘫痪十二年,依然不离不弃,全心全意地照顾,现在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好人了!”

  李冬和会在每年的情人节、母亲节、生日等等节日都会送给李亚芹同志鲜花,平时有新上映的电影,也会带着李亚芹去看,这是专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浪漫。

  执着守候,撑起一片天空。这几年来,李亚芹同志三次脑出血、六次脑梗,基本年年都要住院,每次都在生死的边缘徘徊着,每次李冬和同志都感受着同样的痛苦,但是每一次老天爷都会被李冬和所感动,让李亚芹同志可以回到他的身边,给他希望。

  在2021年12月15日的时候,李亚芹同志的病情再一次复发,在扎兰屯市医院救治,经过抢救李亚芹又一次的创造了奇迹,救治的不只是李亚芹,同时活过来的还有李冬和,但是经过这次病情的加重,导致大面积脑梗,饭也不会吃了。但是对于李冬和来说,李亚芹能够回到他的身边,他就很知足了。住了20多天院,在李冬和每天的悉心照料下出院了,但是李冬和也整个人都憔悴了许多,看起来像是老了好几十岁的样子,但是对于他来说那也是甜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起走过艰难困苦的从容,是一种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态,是默默无语相伴一生的美丽。

  幸福不是在别人的眼里,而是在我们自已的心里。他的事迹在当地被广为传颂、妇幼皆知,他用自己一生秉承的坚定信念和优秀的个人品格携手与妻子女儿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自己的爱构建了一个令人尊敬的最美家庭。

席春荣:“好儿媳”无怨无悔侍奉着生病多年的公婆 用爱心为家人撑起了幸福的港湾 

 

  席春荣,女,蒙古族,1968年10月出生,赤峰市海拉苏居委会牧民。三十多个春夏秋冬、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她始终尽职尽责,用无悔的青春伺候着生病多年的公婆,用博大的爱心为家人撑起了幸福的港湾。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朝夕祸福”。公公本来就体弱多病,腿脚不灵便,因为患过严重骨结核病换掉胯骨大手术。2006年,公公因患上了重度的尿毒症而导致了行动更加不灵便,甚至大小便失禁,失去了自理能力。席春荣除了每天端茶送饭外还精心照顾公公的生活起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没有抱怨老天的不公,也没有怨恨命运的不济,她没有逃避责任更没有推卸责任而毅然决然地直面生活,坦然面对,直至公公去世。

然而,“福不双降、祸不单行”。因各种原因,婆婆的小脑萎缩症日趋严重而丧失了自理能力,严重时连大小便都失禁。在这种情况下,每天除了给婆婆梳洗、按摩推拿之外还经常带婆婆散散心,使老人的病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功夫不负有心人”,席春荣无微不至的照料,使老人缓解了疾病的痛苦,减少了心身压力,从而让老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了双重保障。然而,常年的劳累也让席春荣患上了许多疾病,但她不言苦、不言累、不抱怨,用博大的爱心撑起这多病多灾的家庭,为家人建下了幸福的港湾。

  2006年,婆婆做了结肠癌早期手术,2012年又患上了严重的良性肺肿瘤。尤其近几年,婆婆连续做了四次的眼部手术,故导致很多并发症。都说“久病床下无孝子”,然而席春荣却把双亲当宝来伺候。她有句口头禅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她毅然决然地用单薄而柔弱的身躯扛起了千斤重担,她用大爱、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中华儿女的优良传统美德。俗话说的好,“老人就是老小孩”,自从婆婆生病以来,身边不得离人,没有他人的陪伴,婆婆是寸步难行的。所以席春荣都带着婆婆一起,不让婆婆离开自己的视线。她们既丝毫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母女的那份真挚的亲情,但席春荣做到了“我陪您到老”。

  2019年秋,婆婆因骨质疏松而导致肋骨头的严重受伤、2020年11月因摔倒而导致股骨头的受伤并做了手术,住院前后都是她照顾婆婆。毛主席曾赞颂雷锋精神时说道,“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三十年如一日孝敬公婆,却没有一句怨言。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她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妇女。她始终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地悉心照料公公,赡养服侍婆婆,她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她用大爱诠释了中华儿女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用先进的事迹宣告天下:“好儿媳亦可为好闺女”的真谛。人们说“闺女是妈妈的小棉袄”,她就是“公公婆婆的贴身小棉袄”。她,是位好妈妈、好妻子、更是位好儿媳妇。她,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楷模,是千千万万优秀妇女的典范,是善良与美德的化身,是大家学习与追求的灯塔。

孙正强:孝顺儿子携半身不遂的母亲上班 工作尽孝两不误 

 

  孙正强,男,汉族,198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人。2006年5月毕业于甘肃煤炭工业学校,同年应聘至乌海能源天荣公司,从事井下掘进工作。2017年7月经内部竞聘至经营管理科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他为了照顾因患脑梗半身不遂的母亲,毅然将母亲从甘肃接到了乌海,并在单位申请了一间宿舍安置母亲,工作、尽孝两不误。5年来,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做饭,伺候母亲穿衣洗漱,再开车去10公里外的市区接送孩子上学,悉心照料母亲的一日三餐,母亲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天荣公司,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景:每天早上,以某间职工宿舍为起点,隔十米就摆放着一个板凳,阳光晴好的时候,就会有一位拄着双拐的老太太在这里来回溜达,累了就顺势坐会儿。

  来来往往的职工热情地与她打招呼,老人笑眯眯地点点头,不忙的时候,他们就会走近前来陪着老人唠上一会儿,末了准会安顿一句,强子忙,有事儿千万要喊他们。

  职工们口中的“强子”,就是老人的儿子孙正强,是天荣公司的一位普通职工。2006年,孙正强通过校园招聘来到原乌海煤焦化公司天荣煤矿,在掘进队当了一名掘进工。掘进工作虽然艰苦,但孙正强却很踏实能干,很快就凭借着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赢得了公司和工友们的好评。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他远在甘肃家乡的母亲突发脑梗,并在短时间内三次复发,最终落下腰部偏瘫、必须卧床的后遗症。孙正强内心焦急不已,但身在异地,照顾母亲的重担全都压在了父亲的肩头。

  母亲卧床,康复治疗费用不菲,孙正强越发勤恳工作。2010年,孙正强与妻子成婚,没有浪漫的婚礼,夫妻俩也只能住在单位宿舍里,一起为生活努力奔波。由于表现突出,孙正强从一名基层员工被提拔至经营管理科,负责人事调配及薪酬测算工作。

  2017年,乌海能源公司迎来了巨大变革,实施全员竞聘上岗。这一天,正是孙正强参加笔试的日子,进入考场正打算关机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却如晴天霹雳般击中了他,远在甘肃的父亲突发意外离世。父亲的辞世,让孙正强和母亲备受打击。办完父亲的后事,孙正强将母亲接回乌海。矿领导得知他的情况后,特意为老人安排了一间宿舍。一岁半的女儿正需要照顾,生病的老人更需要陪护,夫妻俩的工作和生活变得异常忙碌。他们早上五点半就起床,先伺候母亲,再照顾孩子,一日三餐、康复锻炼,这一坚持就是5年多。由于照顾精心,母亲的身体状况出现了惊人的好转,从生活不能自理到逐渐可以脱离病床拄着双拐锻炼。

  2019年,夫妻俩贷款买了房,但母亲上下楼不方便,为了方便照顾,孙正强还是陪着老人住在了单位宿舍。单位的工友们也热情伸出援手,搬出来宿舍的凳子,每隔十米就摆一个,随时方便老人倚靠或者坐下休息。这条“爱心轨迹”清晨摆出来,晚上再收回去,从无间断。

  “我觉得当下是我人生最幸福的阶段。”孙正强说,“母亲、妻儿就是我最甜蜜的负担,有他们在我身后,会督促我快马加鞭向前奔跑,只有作为家庭顶梁柱的我强大了,才能带给家人幸福安康。”

赵沫涵:96年孝顺女儿主动放弃考研 早早担负起家庭重任 悉心照顾植物人父亲及91岁的奶奶 

 

  赵沫涵,女,汉族,1996年8月生,通辽市实验小学开发区富力分校教师。她是邻居眼里的大孝女,三年多来,为照顾植物人的父亲,她曾一度放弃考研,日夜守护着父亲,洗衣做饭,擦洗按摩……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的生命得以延续。同时,她还替父尽孝,照顾91岁高龄的奶奶。2021年,荣获“通辽好人”称号;2022年荣获第七届通辽市道德模范称号。

  和很多的90后女孩一样,赵沫涵原本拥有一个幸福家庭。父母对这个聪慧的女儿颇为疼爱,家里外边的事几乎不用她插手,她只管好好学习,日子过得轻松舒适。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那是2018年8月25日,赵沫涵的父亲下夜班回家后突发脑出血,三个月内两次开颅。在重症监护室足足救治了两个月,父亲的命总算保住了,却没能恢复自主意识。使劲浑身解数的医生叹息说,“没救了,顶多能活半年”。无论多难也要治,正在读“大四”的赵沫涵思量过后,决定推迟考研。“书可以再念,尽孝不能再等。”

  清洗、切块,把各种蔬菜放进破壁机……迈进家门的赵沫涵手脚麻利。“爸爸,等急了吧,马上就开饭喽。”女儿一声亲切的召唤,男子的眉头似乎略显舒展。处理大小便、换尿不湿、翻身、拍背,按摩……父亲成了“植物人”后,赵沫涵,这个26岁的女孩俨然“专业护士”,1000多个日日夜夜,就这样的日复一日地重复着。

  照顾“植物人”的活儿又脏又累,谁都不愿意干,好不容易请来的护工,没干几天就累跑了。于是,她开始学习护理。她单薄的身体,每两个小时要给父亲翻一次身,一个身体纤弱的女孩要挪动着一个毫无自主意识的身躯,谈何容易,赵沫涵不但累伤了胳膊,还一度患上了腰间盘突出。

  三年间,她给父亲按摩从未间断。她不仅照顾父亲,还开始恶补学业。2019年,她顺利考入通辽市实验小学开发区富力分校,走上了心仪的教师工作岗位。2019年9月5日,那是自父亲患病以来赵沫涵最晴朗最幸福的日子,那天她收到了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我没能力帮她,还拖累她。”91岁高龄的奶奶说,儿子卧床后,孙女沫涵不但悉心照料父亲,而且替父尽孝,还照顾起奶奶的生活。陪奶奶聊天,为奶奶洗头、洗脚,还特意买来适合老人洗浴的浴缸,定期为老人洗澡……

  由于妈妈工作性质特殊,她只能一个人挑起照顾父亲的重担,但她并没有因此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为了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学生,每天走进校园,赵沫涵都要求自己焕发出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她在日记里写道:“我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不仅属于卧病在床的父亲,更属于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

  每天擦擦洗洗,喂饭喂水按摩,这一套流程下来,累得她满头大汗。子夜时分,整个城市安然入梦,赵沫涵却在灯下备课,整理教案,认真的做着课件……

  随着父亲病情的稳定,周边的人也开始好心劝她,不要把全部精力放在父亲身上,也要考虑自己的事业和婚姻大事。

  2021年9月,赵沫涵与相恋多年的男友结婚了。婚后,为了便于照顾父亲,她依然住在娘家。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她毫不畏惧。“总会有那么一天,爸爸会跟我说话,再叫我一声宝贝姑娘。”赵沫涵的眼里特有的纯净与明媚。

田英:基层女税干守护精神残障弟弟30年 抚育侄女成长成才 

 

  田英,女,出生于1972年7月,现在国家税务总局达拉特旗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担任税源管理工作。在弟弟患精神分裂症30年来,田英以超出常人的爱心和担当,为弟弟诊治疾病、抚慰心灵;精心抚育侄女成长成人,为弟弟一家人奉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1993年,20岁的弟弟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此后,父母相继撒手人寰。30年来,她帮他协调处理各种“事故”:怀疑地下有人把家里的瓷砖凿出大洞,把上前阻拦的媳妇一脚踹倒;在路上骑自行车把人撞了吓得瑟瑟发抖;因为5块钱,在理发店把镜子玻璃砸个稀烂……每一次,她都一边真诚致歉、好话说尽钱赔上,一边回头安抚饱受病痛折磨的弟弟。就连吃药这样的小事,也需要极力安抚。为了解决吃药的难题,她还跟主治医生申请换了一种价格较为昂贵但是一天只需吃一顿的药。

  有时候犯病,弟媳气得回了娘家,她理解弟媳的不易,也十分支持弟媳换个环境换换心情。她和丈夫千方百计把弟弟送进医院,然后把侄女接到自己家里精心抚育。从小学时的花裙子、舞蹈课、姑侄二人挤到小单人床上的谈心笑闹,到上大学时的手机、生活费、隔个三两天发的叮咛微信,侄女得到的关爱从未缺失。

  30年来,每一年,弟弟都会至少犯病一次,一病就得住院,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三月五月。前前后后,她为弟弟看病、侄女上大学少说也花了20万元。她说自己的工资一分都不敢乱动,一分也不能为自己享受,供电局上班的丈夫一直无怨无悔地支持她,还常常安慰她说:“多花点儿钱没关系,这一家家的平安,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好在日子总是一天天好起来。在她的悉心关怀下,在弟媳的精心照料下,现在弟弟清醒正常的时候似乎更多了,2022年大半年都没有发病住院。他偶尔也会给姐姐打电话: “姐,我炖上鸡肉了,你赶紧过来吃!”话虽短,她却觉得足够。

  为家为爱付出了很多,她的心里坦然而踏实——她的婆婆共有5个子女,但一直和她一起生活了近20年,婆媳之间情同母女;她供小弟弟从初中读到中专毕业,现在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她先后帮三个弟弟妹妹都成了家,大弟媳朴实善良,对患病弟弟不离不弃;一双儿女都非常懂事省心,品学兼优。她常常知足地慨叹,这些都是上天对她最公平的回馈。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所有的辛酸苦难都是道场,虔诚地磨砺,必将会得到心灵的慰藉与疗愈。”也许,这就是她的信心与动力。

责任编辑:谷英
主办单位:二连市委宣传部 二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运行管理:二连浩特市融媒体中心
E-Mail: elhtwmw@163.com
Telephone number: 0479-7517632